他8岁随父亲到美国
高中入读“小哈佛”史岱文森高中
是茱莉亚音乐学院先修班的音乐才子
后被哈佛录取,并从本科一路走到了博士毕业
本可留任哈佛,却在29岁返回台湾
开始了作家、音乐人、时尚达人、主持人和演说家的“斜杠人生”
他的一半人生堪称完美
但其实他也有敏感、郁郁寡欢、叛逆的时刻
他的人生高光时刻出现了很多“关键人物”
成就了现在的他
如今说起刘轩,我们绝不可以说他是“刘墉第二”
他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他是“刘轩第一”
故事很长,但听我们慢慢道来
1
出生到5岁,在台北,开始接触音乐
刘轩出生在台北,刚出生那几年,全家住在违建区的一个大杂院里,和很多人家拥挤地住在一起。他家的后窗正对着公共厕所,不远处是火车轨道。而大杂院对面,却是高级住宅区,对面的孩子向他丢石头,笑话他家门口连排水沟都没有。
加上5岁到8岁的三年,刘墉以交换艺术家的身份到纽约工作,让刘轩整整3年没有见到自己的父亲,那时刘轩幼小的心灵是敏感的。
1972年奶奶怀抱襁褓中的刘轩
刘轩学琴是从5岁开始的,因为父母看到广告里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化,所以就让他学钢琴,接触音乐。和很多小孩子一样,刘轩一开始是抵触的,但没想到这小时候种下的种子影响到后来刘轩做的很多事。
刘轩弹钢琴
2
8岁初到美国,自学编程、学中文
8岁那年,刘墉回到台北,接母子赴美。那时的刘轩半句英文都不会,学校也没有ESL,第一天上学前,刘墉临阵教他:如果有人问你问题,听不懂就跟他说:“I don’t know!”
结果老师当着全班的面问刘轩叫什么名字,刘轩听不懂,只好回答:I don’t know。从此之后,刘轩在这个小学的名字就是I don’t know。
1980年刘轩全家移民美国,摄于新泽西州的大冒险乐园
因为语言不通,刘轩很怕和同学打交道,每次受了挫折,都回家抱着奶奶哭,说好想回家。那时有三件事,对他影响很大。
放学后孤独寂寞的时光里,陪伴他的只有同样不会说英文的奶奶,和自己的一台电脑。那是一台很阳春的第一代个人电脑,是刘轩天天拿着铜板到家附近的游戏店,攒了很久的彩票,忍着没把它们换成零食、玩具,终于有一天换到的大奖。
它没有游戏,只有随机附赠的BASIC程式语言。刘轩把写程式当玩耍,天天研究它的功能。那些BASIC的程式语言(If...Then...)成为了他最常使用的英文单字。每天关机前,刘轩还得用铅笔把程式抄下来,隔天开机再输入一遍。
8岁的刘轩,在这台只有40K记忆体的电脑上自学了编程,后来还给自己写了一个模拟对话的小程式,在纽约市科学比赛得了奖。
刘轩的第一台电脑
因为怕和同学打交道,刘轩郁郁寡欢,刘墉就经常带刘轩去看电影,这是刘轩觉得“最打憷的事”。因为在路上,刘墉总爱让刘轩去问警察、路人、买爆米花的“现在几点了”,每次这样,刘轩就特别紧张,舌头直打结,心里想不明白“爸爸怎么总是忘带表?是不是故意为难我、折腾我、捉弄我?”刘墉就告诉他:“我是要训练你放得开。如果口都开不了,怎么与人打交道,怎么能成功?”
在刘墉的引导下,刘轩慢慢克服了心理障碍,很快融入学校集体生活,和同学打成一片。
刘轩刚到美国的第二天,时差还没倒过来,刘墉下班后就递给他一本中文课本,刘轩很奇怪,到了美国不是应该学英文吗?刘墉说,你只要在这个家里,就要学中文。每次从小书桌对面的小窗户往外看,他的美国同学骑着脚踏车玩耍,来找刘轩出去玩的时候,刘轩都说,不行。后来次数多了,美国同学都知道他在学中文,所以以后来约他出去玩,都会事先问:“你今天要不要学中文?” 而且每次玩回家后,刘轩都不敢太开心,因为一旦太开心,刘墉看到就会要求他写游记。
刘轩也有反抗过,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,刘墉就命令刘轩把电视上的内容翻译给奶奶听,刘轩翻译地磕磕巴巴,奶奶心疼,就和刘墉顶了几句,刘轩暗暗叫好。结果,刘墉就使出狠招,趴倒在地给奶奶磕响头,说:老娘,求求你一定要让我教导我的孩子,他是中国人,不能忘记中文呐,不管我们在哪里。这件事之后家里人就没人反对刘墉逼着刘轩学中文了。
3
14岁,叛逆的年纪被要求“考零分”
进入中学后,刘轩开始叛逆,然后就变成了一个让老师头痛的孩子:调皮、厌学、爱做白日梦,每天憧憬的就是变成一个像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。所以,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刘轩的成绩变成了雷打不动的“C”,让教过的所有老师都无计可施。
刘墉开始找刘轩谈话了。
“你的老师告诉我,你现在整天梦想着当舒马赫那样的赛车手,变得不爱学习了,是吗?”
“是的,舒马赫是我的偶像,他像我这么大时成绩也很糟糕,他还考过零分,现在不照样当了世界顶尖级赛车手?”
刘墉笑了,“他考了零分,当了赛车手。可是,你从来就没有考过零分啊,每次都是‘C’!”
刘轩感觉受到了侮辱,“那么,你是希望我考个零分给你看看吗?”
“好啊,你这个主意很不错!那就让我们打个赌吧。你要是考了零分,那么以后你的学业一切自便,我绝不干涉。可是,你一天没有考到零分,就必须服从我的管理,按照我的规定去好好学习,如何?”
这个打赌一点不亏,刘轩感觉自己遇到了天底下最愚蠢的父亲,立刻击掌为盟。
“但是,既然是‘考’,那就得遵循必要的考试规则,试卷必须答完,不能一字不填交白卷,也不能留着题目不答,更不能离场脱逃,如果那样的话视为违约,好不好?”
刘轩不假思索,“没有任何问题!”
刘轩设想:反正这些讨厌的试题我平时就有3/5不会,考个零分不是什么难题吧?结果,在做题时,刘轩并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,就开始犯难,但按约定,又不能空着不答,最后只得硬着头皮,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。第一次、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第四次…试卷结果出来了,一直是可恶的“C”。
为了早日考到零分,刘轩不由自主地开始努力学习。然后,开始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,换句话说,会做的题越来越多。 一年后,刘轩成功地考到了第一个零分!也就是说,试卷上所有的题目他都会做,每一题都能判断出哪个答案正确,哪个是错误的。
刘墉的“计谋”得逞了,“有能力考到A的学生,才有本事考出0分,这个道理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,不过我是早就计划好了,你被我耍了,哈哈哈!”
初中时,刘轩以优秀的成绩获得总统学术奖。因为数学成绩好,当时刘轩成了班上课后单独留下来接受辅导、接受更高阶习题挑战的6个学生之一,当时辅导的数学老师跟校长推荐刘轩报考史岱文森高中,校长就给刘轩一家打了电话。史岱文森素有“小哈佛”的美称,但远在曼哈顿,住在纽约郊区的刘轩一开始只是想就近读高中,这个数学老师的肯定和信任,让刘轩有了迈向更大世界的机会。
4
高中,开始开挂的人生
上高中以后,刘轩发现弹钢琴可以交到很多优秀的朋友,随后还加入了戏剧社,担任戏剧社钢琴伴奏。
受父亲任台湾电视台外派记者兼摄影师的影响,刘墉身上用于接受挑战的优点也在刘轩身上很好体现,他成为学校第一个接受老师挑战,将自己拍摄的影片推荐给全校师生接受公开评分的人。
而且,刘轩提前半年就拿到了史岱文森高中的毕业证。
读高中的同时,刘轩还考上了著名的茱莉亚音乐学院先修班,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当时的电子音乐先驱,并在室友的影响下开始学习DJ。他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修钢琴和作曲,并顺手得了纽约高中英语演讲比赛第一名。
高中毕业后,刘轩从哈佛本科,一直读到了博士毕业。刘墉曾经问过刘轩这个问题:哈佛怎么挑学生?刘轩笑了笑,说他也弄不清。他只知道当年哈佛大学看上刘轩在高中时代为环保活动拍的短片,为学校歌剧作的曲,又看到他以中文发表的文章。而刘轩也没修一科 AP,也不见得在校是前三名,却被录取了。
5
哈佛学习,主修心理学,选修中国古代中文
哈佛本科第一年是通识教育,因为之前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修古典音乐的关系,刘轩一开始想在大学继续研究这方面,但发现哈佛的音乐系和自己想要的方向不一致,就放弃了。
哈佛求学的第二年,刘轩必须开始选择主修课程,他尝试过很多不同的科目,在经过一个星期的旁听后,他最终决定选择心理学课程。
进入大学之后,刘轩也有了一个内心转变。因为身边很多的华人同学从小在美国长大,很多美国人问他们有关中国的事情,但是他们就一问二不知,就会觉得很丢脸,之后再去学。刘轩相比从小在纽约长大的中国孩子,中文好很多,但他也选修了中国古代历史、儒家思想、文言文课程。
教文言文课程的老师,是一个犹太人,刘轩问他,老师你当初为什么爱上中文?老师说全世界所有的语言,只有古代中文是那么精简又优雅。刘轩瞬间觉得很惭愧,自己以前只懂得抱怨,而别人却如此欣赏自己的文化。
后来刘轩有了一个称号,被中文老师称为“全哈佛中文说得最流利的人”。
刘轩和哈佛同学
在哈佛,刘轩有一个非常欣赏的朋友Joe,不仅代表学校跑田径队、在学校的广播电台当DJ、在附近的慈善机构做志工,还主导两个学生会社团。Joe代表了在哈佛“混得最好”的那类人,这些人往往不是班上前几名,也不是科科都满分的天才,但他们才是真正的风云人物。
这些风云人物有两个特点:都很会用时间,而且也很少抱怨生活,是懂得如何把学校当“乐园”而非“殿堂”的人。
刘轩曾经问过Joe:“你怎么可以一天里做这么多事情,你一定很早起吧!”Joe对刘轩说:“兄弟,其实最难的不是早起,而是早睡!晚上当别人正想要去Party时,你得告诉自己,不行!我要早睡。你的心态不是我「得」睡了,而是我「要」睡了!我们不是小孩了,没有人能跟我们说,嘿,你「得」如何如何。”
从18岁的Joe身上,刘轩学到了一课:没有什麼事是非「得」,只有你够不够想要而已。
刘轩哈佛硕士研究生念到一半,突然决定休学去阿拉斯加,当时父亲刘墉没有反对,而是带着太太和刘轩妹妹陪他一起前往北极圈。
6
放弃哈佛留任,开启“斜杠人生”
在哈佛,刘轩读到博士班后,本来有机会留任哈佛,却在29岁的时候离开美国回到台湾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斜杠青年”(拥有多重职业身份及多元生活的人群)。而且你会发现,他现在做的很多事,源于以前埋下的种子。
他出书、开报刊杂志专栏,其中他的《助你好运》长期霸占台湾图书畅销榜,被李开复誉为少见的“增加人们的积极情绪”的心理学著作。
他玩DJ、制作音乐,DJ经验超过20年,为Cartier、Gucci、Dior、Jaguar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做过音乐指导,有“台湾时尚电音教父”之称。
他懂时尚、搞品牌创意,和奔驰、奥迪、惠普、Intel、YouTube等诸多知名品牌合作,为《30杂志》、《BRAND名牌志》、《Mens UNO》、《Cheers杂志》撰写专栏,还受邀为微软拍摄Surface笔记本广告。
他主持、做演讲,常年在台湾飞碟电台做艺术访谈,主持电视节目“天南地北轩”,每年有十几场面向不同受众的演讲,三次登上Tedx舞台,2015年夏天参加内地的《我是演说家》第二季节目一举夺得冠军。
“当你通过不同的领域,对世界产生不同的认识的时候,你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厉害。”刘轩认为未来会有很多人会像他一样没有主业,但是拥有很多副业,日子过得很好。
刘轩的故事讲到这里,会感觉这是一个天才的诞生记,但是在这个故事里,少不了很多人物,父亲刘墉、奶奶、初中数学老师、哈佛同学Joe、哈佛文言文老师…有了他们,才有了现在的刘轩。
而刘轩,也渐渐地从“刘墉之子”的名字中走出,如今拥有了属于刘轩自己的让人拍手称赞的故事,让人们开始接受他绝非“刘墉第二”,而是“刘轩第一”!
喜欢我们就多一个点赞,多一次分享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💡 关键要点
他8岁随父亲到美国 高中入读“小哈佛”史岱文森高中 是茱莉亚音乐学院先修班的音乐才子 后被哈佛录取,并从本科一路走到了博士毕业 本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