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说古语中的“你”-爾、尒(尓、尔)、汝、伱、你

说说古语中的“你”-爾、尒(尓、尔)、汝、伱、你

差不多同时,古人也用“尒”来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了。

《说文》曰:“尒,词之必然也。”这是说,“尒”字本来是古人说话时自带的语气词。

可知,“尒”作为第二人称,是因为与“爾”的同音假借。

“尒”字,后来有了“尓”“尔”等写法。逐渐地,“尒”废而“尔”兴了。

有意思的是,古人还将“你”说成“汝”。

《尚书·舜典》:“汝登帝位”云云。

《说文》:“汝,汝水。出弘农卢氏还归山,东入淮。”

“汝”以“氵”为部首,本义为水名一定不错。何以成为第二人称代词呢,因为是“女”之假借。
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女登帝位”,说的是《尚书》所云的同一件事,但用了“女”字。

就是说,“女”曾为第二人称代词,但其字含义基本确定,容易混淆,于是以“汝”假借之——反正“汝”作为水名,用之极少,人们也不会误解。

何以古人既用“爾”“尒”作为第二人称代词,又出来一个“汝”?

这是因为,“爾”“尒”和“汝”,在先秦时发音极为接近。

再往后发展就更一目了然了。

大约在唐宋,人们给“尒”加了个“亻”旁,有了“伱”字。在这之前,由于“尒”更便于书写,已经基本替代了难写难记的“爾”。

似在明代之前,又有了“你”字。

明万历年间的方以智所撰训诂书《通雅》称:“爾汝、而若,乃一声之转。爾又为尒(尔),尔又作伱,俗书作你。”

“你”,原本是“伱”的民间“俗字”。后来成了规范字。

要说的是,“你”现在读“nǐ”,在古代的“爾”“尔”“汝”的读音中,是可以找到最早的影子的。

大致如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💡 关键要点

差不多同时,古人也用“尒”来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了。 《说文》曰:“尒,词之必然也。”这是说,“尒”字本来是古人说话时自带的语气词。

更多疯狂内容

《春风十里不如你》秋水扔戒指,这段张一山演技简直炸裂了!
14个免费的语言交换网站

14个免费的语言交换网站

🔥 949 📅 08-09
京东白条激活失败多久可重新激活?教你如何重新激活京东白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