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刹海名称由来之疑

什刹海名称由来之疑

后海北沿23号是大藏龙华寺,建于明代,清道光年间曾改名心华寺。为小石桥胡同拈花寺的下院,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小型寺院。寺庙坐北朝南,中轴线上有山门、前殿、耳房、东西配殿、后殿,格局较完整。现在为北海幼儿园使用。后海南沿36号丰泰庵,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小型佛庵,仅一层殿堂,像座一进四合院。因它在后海南沿,面临湖面,因而整座小庙坐南朝北,这在北京寺庙中是不多见的。

在北京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关什刹海名称来源的传说。据说明初,北京有一个活财神叫沈万三。说他是财神,其实他并不富,生活甚至很清贫,但是他知道地下什么地方藏着财宝。可是他平时秘不示人,自己也不挖,只有在遭到痛打后才肯说出。当然普通老百姓无权打他,他也一直保守着秘密,后来皇帝要修建北京,将他抓去严刑拷打,无奈之下,他指着某块地方说,这地下有白银。军士们按他所指向下挖,果然挖出了十窖白银,每窖四十八万两,共四百八十万两,修建北京的资金有着落了。挖银子的地方成了大坑,后来积水成湖,人们就叫它十窖海,以后又讹传为什刹海。

沈万三确有其人,是元末苏州人,名叫沈富,排行老三,是当年江南首富,因而人们称他沈万三。朱元璋扩建南京城墙时,据说他捐钱修了三座城门。但沈万三从未到过北京,而且后三海在元代就已形成,和沈万三毫无关系。然而这个有意思的传说却给什刹海更增加了一层传奇色彩。

还有个奇怪的现象,什刹海这么出名,但这个名称从未被行政正式命名过,只是约定俗成、相沿成习的一个叫法。即使在北京现代出版的各种地图中,后三海均被标为西海、后海、前海,从未标注过什刹海。什刹海更多的被认为是一个风景区的名称,包括后三海及其周边地区。在普通百姓心目中,什刹海又似乎专指什刹前海、后海,而积水潭则是西海的专称。

什刹海,真是北京地理历史中一个很有意思、值得回味的现象。

本文发表在《方舆·行政区划与地名1601》(民政部地名研究所、中国地名学会编,王胜三、浦善新主编,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)

《方舆·行政区划与地名1601》要目

李立国 提高治理水平 保护地名文化

宫蒲光扎实推进地名普查及管理工作

柳拯区划地名:空间治理的视角

王胜三地名研究当前亟须深化的几个问题

彭军砥砺奋进正当时 决战普查谋新篇

范今朝 王剑荣 蒋瑶璐论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“逆向调整”

王开泳 陈田地名更名对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考

邹涌泉对建德市建制村名称的几点思考

王建富浅谈古人对海岛通名的认识

牛汝辰新时期政区命名对策研究

张清华传承文化与方便群众相结合 妥善处理地名重名现象

胡阿祥改“鄂”为“楚”?何必折腾

浦善新中国行政区划溯源

华林甫 高茂兵 卢祥亮论清末民初政区剧变及其现实意义

庞森权 刘静制定少数民族语地名汉字译写标准的基本规则

林辰美国地名工作的启示

商伟凡实至名归话“襄阳”

高钰计算机在地名译写中的应用

鄂栋臣第一个中国命名的南极地名

陈溥 陈晴什刹海名称由来之疑

《方舆·行政区划与地名》每册定价:50元,2016年计划出版2册,2017年计划出版4册,需要订购该书的请关注区划地名微店,或者与中国社会出版社区划地名工作室联系。

联 系 人:魏光洁、刘云燕

联系电话:010-58124851/58124855

(区划地名工作室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💡 关键要点

后海北沿23号是大藏龙华寺,建于明代,清道光年间曾改名心华寺。为小石桥胡同拈花寺的下院,是一座保存较完好的小型寺院。寺庙坐北朝南

更多疯狂内容

网线分线器

网线分线器

🔥 812 📅 07-12
世界杯预选赛12强赛积分榜排名规则
2025年香烟性价比评分排行 [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