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研究院解读:我们一直在说的“商业的本质”,到底是什么?

阿里研究院解读:我们一直在说的“商业的本质”,到底是什么?

那么商业存在的依据是什么?商业必须创造价值才有存在的依据。

那么,“价值”又是什么?创造什么价值?我们很快会想到:商业必须满足客户需求、市场需求,才有可能创造价值。没错!

接下来,接着我们会问:如何才能正确地满足需求?

市场上比比皆是无人问津、动销率低的滞销品。所以,满足需求的前提是发现需求,或者洞察需求(已经被证明,更重要的是客户的隐性的、潜在的,未被发掘的需求)。

所以,商业是发现、洞察、挖掘市场需求并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,这个定义没错。但是这还远远不够。

发现、洞察、挖掘客户需求并满足这些需求就能够存在下来吗?

深度思考之后,我们发现这还不够,因为没有考虑时间维度。

如果企业发现、挖掘客户需求的速度很慢(就像某些产品老化的品牌),或者很早就发现了需求,但是满足需求的速度迟缓(就像诺基亚),这样的商业依然没有存在的依据和必要性。

例如,你对市场反应迟缓,推出新品效率低下,只能置身激烈的红海商战,利润微薄并最终会被淘汰;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差,滞销品库存高,存货周转缓慢也会亏损倒闭。

所以,什么样的商业活动才有存在的依据呢?那就是:快速发现、洞察和挖掘客户需求,并能快速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。这也就是黑格尔意义上的商业的本质!

而这样的描述借鉴精益思路的概念,可以进一步精简为“价值流的流动”。

在詹姆斯·沃麦克和丹尼尔·琼斯合著的《精益思想》中,价值流被描述为价从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部活动。

这些活动包括:从概念到设计和工程、到投产、成品生产出来的物质流动构成。

而“流动”真是一个好词汇:在生理上,痛则不通、通则不痛;在精神上,“心流”既是积极心理学的活在当下,也是佛教的觉悟和自在;商业上则是强调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(步骤)紧密衔接、不间断地流动。

让你的“价值流”快速流动起来

我们把商业的本质定义为“价值流的流动”,会启发我们正确的商业思考:

1. “价值流”首先是创造价值的活动。

只有建立在深刻洞察、挖掘客户现实和潜在需求基础上的创造活动才有价值,任何企业主观臆想,单纯技术驱动的都是在冒风险。特别是在多样化浪潮的时代,“生产什么”比“如何生产”更加重要。

所以,企业首先要定义价值,无论你是用客户调研、假设-验证、新品测试+快速迭代,还是当下最时髦的社群运营、粉丝参与的方式。这都是在做洞察需求、定义价值的事情。

2. “价值流”本身就包含“流动(Flow)”的内涵。

“流动”意味着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(步骤)要流动起来,任何的停滞、等待、浪费都是值得怀疑和摒弃的。

所以,仓库里堆积的原材料,车间里工序间积压的半成品,为促销提前很长时间的大批量备货,以及让需求满足过程慢下来的预售、团购等都是背道而驰的做法。

3. “价值流”的流动蕴含着“时间”这个关键要素。

这意味着在商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时间要素。如何快速发现需求、快速研发、快速生产、快速配销、快速销售,同时形成一个整体以加快流动的速度至关重要。

那么有人会说:匠心精神、奢侈品不就是追求慢吗?我说,他们做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从事艺术工作而非商业。

4. 在多样化的年代,如何让每一条细分的“价值流”都能够快速流动起来至关重要。

因为一瓶草莓味的酸奶和一瓶原味的酸奶就是两条不同的价值流。在端到端地定义两条不同的价值流基础之上,如何尽量共享基础设施、原材料和流程,让每一个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成本不至于太高,这些都需要非常精巧的设计。

如何从泛滥的数据中获利?

如何运用大数据,给产品定出最优价格?

《大数据,我要把你变成钱》帮你解惑

限时特惠进行中……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💡 关键要点

那么商业存在的依据是什么?商业必须创造价值才有存在的依据。 那么,“价值”又是什么?创造什么价值?我们很快会想到:商业必须满足客

更多疯狂内容

辐射4:重返过去,寻找前存档
dnf瞎子该怎么玩?(dnf瞎子玩法)
三种可爱小蛋糕简笔画画法图片步骤